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浪潮中,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盛宴即将上演。5月13日,我院精心筹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展演将盛大启幕。此次活动以工艺美术品设计、展示艺术设计等专业为坚实依托,通过师生原创作品与匠心独运的沉浸式展厅设计,深度演绎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艺术教育的精彩碰撞。

本次展演的展品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文化长卷,涵盖皮雕、纤维艺术、文创产品等多元领域,每一件作品均凝聚着我院师生的智慧与心血。步入皮雕展区,以草原文化为灵感源泉的作品令人眼前一亮,传统錾刻技法在师生手中焕发新生,细腻勾勒出牧民策马扬鞭、蒙古包炊烟袅袅的游牧生活图景,粗犷与精致并存,历史与现代交织;纤维艺术展区内,羊毛毡在指尖塑造成灵动的造型,草木染晕染出自然的色彩,每一件作品都仿佛在诉说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故事,用柔软的材质诠释着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。

为了让观众获得更深刻的文化体验,我院师生团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,从展厅的空间布局规划到视觉元素设计,全程自主完成,将“传统与现代的对话”这一核心理念贯穿始终。踏入展厅,仿佛穿越时空隧道,非遗技艺以可视化、互动化的形式呈现在观众眼前。精心设置的多处打卡区,不仅为师生与非遗展品合影留念提供了绝佳场景,更成为非遗文化传播的鲜活窗口,让更多人通过镜头领略非遗之美。

艺术设计学院工美教研室主任李媛介绍道:“此次展演是学院‘非遗进课堂’教学改革的成果缩影。我们打破传统教学模式,采用项目制教学,让学生在实际创作中触摸传统工艺的温度,领悟其文化精髓。同时,鼓励学生发挥创意,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其中,实现非遗技艺的创新转化,真正做到了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双向赋能。”












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展演不仅是一次文化与艺术的展示,更是我院深化产教融合、推动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实践。学院将以此次展览为新起点,持续探索非遗传承创新之路,为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。
供稿:张坤
初审:赵赫
复审:张婷
终审:高嘉林